Signal / WhatsApp: 55400285
Email: admin@brainfoodhksl.org
👉聾人喺香港經常被視作為「殘疾人士」,但其實佢哋一樣可以用輔助器正常地生活,就好似近視會戴眼鏡一樣,同期有一本書叫《手語譯者手忙腳亂的育成筆記》,入面都一樣有深入地探討呢個社會現象。
主辦單位: 夕拾x閒社
主持:黃耀良、馮曉雯@腦舍手語教室
語言:香港手語(附有即時粵語傳譯)
時間:2月17日(五) 19:00-20:30
價錢:HKD 180
名額:12人成班
活動重點:
1️⃣聾人導師帶領學習簡單香港手語和與聾人溝通的方法
2️⃣一同探討本地聾人文化與倡議的二三事(附即時粵語傳譯)
圖為獅墨書店製作之海報 (版權屬獅墨書店所有)
👉手語作為一種視覺語言,是如何透過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溝通呢?聾人在香港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?
👉工作坊將會由聾人導師帶領大家學習基本本地手語,講者也會分享自身在香港出生、長大、生活的經歷,探討聾人小眾的文化特色之餘,也讓我們用人權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建構一個更通達的香港。
主辦單位: 獅墨書店
講者:黃耀良@腦舍手語教室
譯者:馮曉雯@腦舍手語教室
語言:香港手語(附有即時粵語傳譯)
時間:10月1日(六) 14:30-16:00
價錢:HKD 180 <名額15人 額滿即止>
因名額有限,成功報名後需付款確認
聾人導師黃耀良在教授健聽參加者如何分辨手語和身體動作
手語作為一種視覺化語言,是如何透過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?不同地域的地緣政治、歷史背景與文化傳統又怎樣影響手語的發展?
活動包括分享會及工作坊兩部分。分享會從聾人及手語傳譯員的自身經歷出發,探討手語的使用如何打破地域上的限制,並從手語發展窺探東亞地區包括日本、韓國等鄰近地區之間的關聯性。工作坊將由聾人導師帶領,從CHAT六廠季度展中的當代藝術作品出發分享東亞地區的手語文化,參加者亦可學習基本本地手語技巧。
歡迎8歲或以上人士參加,8至12歲參加者需由一位成人參加者陪同
主辦單位: CHAT六廠
講者: 馮曉雯、黃耀良
日期: 2022年2月5日(六)
時間: 3:00-5:00pm 工作坊及分享會
4:00-5:00pm 分享會
地點: CHAT 實驗室/ CHAT客廳